33 min read

劳动力倒进河里,我也不便宜卖你|工劳小报 #23

01 本期重点
“劳动力倒进河里,我也不便宜卖你”

伴随着6月毕业季的到来,青年失业率恐怕会再次突破新高。国家统计局表示有600多万16-24岁青年没有找到工作。而即使是这样恐怖的数据也被许多人认为是低估的,因为就业统计标准过于宽泛(一周工作1小时就被算为就业)。本期小报重点,我们想跟各位聊一聊青年失业的背后:这一代青年人如何看待失业?国家的就业政策能否奏效?以及,究竟是谁在为青年高失业率而害怕。

不愿轻易妥协的一代青年劳动者

今年3月,孔乙己文学在网上走红,在鲁迅的小说里,孔乙己是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他穿着读书人穿的长袍,但生活穷困潦倒,经常被人嘲笑和欺负。有网友用孔乙己的形象来自嘲找不到工作的自己:“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孔乙己文学在网上的走红也引来了官媒的关注,“央视网共青团谈孔乙己文学”一度登上热搜,央视网称青年人因为高学历而无法放下身段寻找工作,就像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一样,因为眼高手低而陷入困境。官媒还称只要努力、奋斗,青年人就能拼搏出美好生活。

这样的说法在微博、Bilibili等网站上遭致一片激烈挞伐。而这些网站的使用者大多都是青年人。微博上的高赞留言写道:

落实一下劳动法,解决工人们真正的困境谢谢。
归根结底是当前普遍996甚至007造成的。大学生们毕业后,努力工作,无休止加班,最终老板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而大学生们没挣到应得的工资,没享受到应得的假期,最终身体也搞坏了,这不怪大学生们推崇起了孔乙己文学。
现在在消费主义的影响 下,对于年轻人的经济要求越来越高,而年轻人收入的提升却是在“内卷”的影响下越发艰难...若是其他工作得到应有的收入,年轻人又何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内卷呢?又怎会有“脱不下的长衫”呢?

这些留言都讨论到,青年不寻找工作不是因为放不下身段,而是因为就业环境、劳动条件过于恶劣。拼命努力也换不来应得的工资和假期。已经被封禁的歌曲《阳光开朗孔乙己》对于这种态度的表达更为精辟:“劳动力倒进河里,我也不便宜卖你”

如何理解这样的不便宜卖呢?媒体报道中,广东一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广撒简历、面试三家公司,得到的唯一一个职位是“996,工资3200元/月,试用期三个月、不包食宿”。他选择了拒绝。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发生。换言之,青年人的“失业”恐怕不能只被视为经济下行的后果。其中也包含了青年人作为产业后备军,不愿意轻易廉价卖出劳动力、透过不找低劣工作来表达对于当前劳动环境的抗议。而这样的抗议却是再合理不过、也再卑微不过的了。

时代车轮走过四十年,这一代的劳动者已经与往日不同了。至少,我们知道劳动力有其合理价值。

“头痛医脚”的就业政策

现在的问题不是岗位不足、经济尚未发展,而是历经四十多年发展后,社会中充斥的仍然是低薪、超长工时、甚至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岗位。不是岗位不足,而是符合劳动法的岗位不足。此时,青年期盼的国家政策是整顿职场、提升劳动条件。

然而,现实中,各地推出的促进就业政策却主要是:(1)增加大量政策性、临时性岗位(来源)(2)扩大公务员、国企对毕业生的招聘岗位(来源)。这些就业政策真的有办法解决当前问题吗?

先说第二项,虽然公务员和国企招聘确实吸收了一部分毕业生,一些省份公务员甚至扩招超过50%。但是相对而言,岗位数量仍然过少。在2022届大学生在校求职期间,尽管国企针对大学生招聘同比增长20.5%,但其招聘比重只有7.2%。更何况,近期各地方政府都陷入债务问题,国有企业利润也大幅下滑。体制内岗位为了达成政策目标而大量招聘年轻人,恐怕根本无法长期负担新增的人事成本。

而第一项“增加大量政策性、临时性岗位”,对比年轻人的困境,则显得更为荒唐。这类具体的政策包括:国务院主推的“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国家补助基本生活费让年轻人去企业实习;民政部要求各社会组织增加慈善项目,增加就业见习岗位;大学院校内推进第二学士学位、科研助理、“选调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学位岗位。

青年人缺的是稳定的、有保障的、付出收获等价的职位,但这类政策推出的则是不稳定的临时性救难岗位。帮不到年轻人,年轻人也不会有兴趣。就算全部实现,也只能延迟就业危机,让下一年度的青年失业问题更严重。

综上,现在的青年失业问题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就业岗位与失业人数的数学计算问题,而是职场劳动环境普遍恶劣之下的青年“被迫罢工”。面对此现实,国家部门却并未思考如何改善职场劳动环境,反倒发动官方媒体指责青年人无法放下身段。面对现实的困境,谁在害怕呢?失业的大学毕业生、青年蓝领们固然是焦虑担忧的,但国家、政府却显得更为害怕此一危机,害怕的是缺少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这一代年轻人不再卖命,建筑在牺牲基层劳动者之上的经济繁荣将无法延续。

02
工人动态

—— 工厂工地 ——

内蒙古新井煤矿事故失联者53人全部遇难,前五月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60人

此前公布的新井煤矿营救现场照片

6月中旬,有媒体从内蒙古应急管理厅发布的数据中推断出,此前2月阿拉善盟新井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案,已经导致53名工人全部死亡。失联人数在4月已经被调整至0。另有相关人士确认,搜救工作已结束,失联人员已确认无生命体征,所以全部记为死亡。作为近年来最严重的一起矿难事件,过去4个月来,政府方面却严格低调处理,媒体直到6月才能从官方数据中“推断”出矿难现状。缺乏公众舆论关注的情况下,遇难工人家属的赔偿问题、煤矿事故责任的归属、矿工劳动条件的改善都希望渺茫。阅读原文

油漆工戴纸帽前往住建局反映问题,遭警察以寻衅滋事为由拘留

2021年5月,油漆工周建湘因职业习惯在宁乡市住建局戴了一顶报纸帽,被警方以“披麻戴孝”为由拘留并处以7日行政处罚。周建湘和邻居胡增为维权花了2年时间打了5次官司,最终法院判定公安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违法。目前宁乡警方已经撤销了当时的行政处罚决定,但是处罚记录仍在。周建湘仍在持续维权。阅读原文

乐山市磷矿垮塌,19名矿工遇难

事故救援现场

6月4日,四川省乐山市磷矿区发生山体垮塌事故,导致19名矿工遇难。遇难者多为青壮年,有家庭失去多位亲人,幸存者目睹亲人被掩埋。事故发生地正上方是新近开采的矿井,每天都进行爆破,堆积了大量矿渣。家属和工人质疑事故与采矿作业有关,但事故相关负责人(金开源矿业)却称事故属于“自然灾害”。阅读原文

河北德龙钢铁关厂,上百工人抗议要求补偿安置

5月31日,根据中国劳工通讯报道,河北钢铁大厂唐山德龙钢铁整体关停,3100余名工人面临失业。 6月1日及2日,多位工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视频显示,因不满工厂关停之后的赔偿以及安置方案,百余工人聚集在中共乐亭县委党校门口抗议。有工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许多人不同意买断工龄的补偿方案。阅读原文

—— 服务业 ——

深圳一物业公司保安猝死,家属质疑过劳要求认定工伤

去世保安胡某的工作环境

5月底,深圳卓越物业公司一保安员工胡某在工作期间猝死,家属认为是工作强度过大,要求认定为工伤并提供相关工资表和考勤记录。去世者的哥哥表示,根据胡某同事的说法,他一次工作时长为12个小时,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而在上个月只休息了两天。胡某的劳动合同则写明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与事实不符。目前,胡某家属要求公司提供工资表、排班表、考勤表等资料,但遭拒绝。阅读原文

患癌司机跑长途大货攒钱治病 被运输公司拖欠运费

6月初,货车司机张先生求助媒体,称自己耗时两天,跑了1800多公里完成了32.905吨货物运输后,雇佣方拒绝付款。因患癌症,张先生靠着长途大货运输攒钱治病及生活。雇佣方是一家货运公司,声称因张先生曾投诉导致其在运满满平台的账号被封。该货运公司要求张先生赔礼道歉并承担被封号损失,否则不支付运费。这起事件中,货车司机与货运公司是透过运满满平台完成订单的,然而平台收了相关中介费用,却并未尽到责任协助司机拿回应得的工钱。阅读原文

—— 白领 ——

武汉医护前往当地卫健委抗议,要求给予防疫工资和编制

5月23日上午,武汉一群医护人员前往江汉区卫健委,要求“还我抗疫血汗钱”“还我编制”。此事件无更详细报导,但很可能与防疫补贴有关。今年4月,曾有医疗自媒体报导,有医院要求全部退回此前集中发放的抗疫补助,但并未给出原因。在该账户更早进行的调查中,1450名医护人员中只有41%的人在三年期间至少拿到过一次疫情补贴阅读原文

北京一设计院6名员工上书罢工,因工资过低无法维生

5月底,根据微信公众号“设计院迟英说”的报道,北京某设计院,6名设计师联名上书罢工,理由是从去年10月至今,拿了7个月的“低保工资”,已经难以维持生计。公告书中提到,公司降薪从2022年10月开始,今年4月曾发布补偿工资却未落实。设计师们的诉求包括补齐工资奖金、针对部门独立核算等,并从上书日起停止对外图纸交付和现场配合。阅读原文

—— 青年劳动者 ——

中创新航大规模解约应届毕业生,约2000人

5月底,知名国企中创新航被爆出大量与应届毕业生解约,涉及全国各地超过2000人。被解约的学生表示其仅被电话通知,公司并未告知具体原因。而就业协议中规定若解约需支付3000元赔偿金。根据6月中的最新报道,该公司仍未支付赔偿金,也未发送解约函,导致学校无法开出新的三方协议,被解约学生也无法找新工作。阅读原文

高职两年实习“卖课卖药”,广东一毕业生将学校告上法庭

2022年6月,广东一高职毕业生李明将学校告上法庭,因为学校要求他在实习期间卖药、卖菜、杀鸡,没有提供与专业相关的教育服务。并且,李明认为学生认为学校要求的两年实习期限违反了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学校退还缴纳的学费一万元。校方曾辩称学校与学生属于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系,并非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关于教学模式、是否存在违法安排实习的争议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范围。目前,李明通过多次努力,最终获得了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正在等待判决结果。阅读原文

—— 劳动政策 ——

数据显示最低工资近年来增长停滞,增长率仅10年前的一半

6月中,中国劳动趋势发布报道,称分析后发现自2015年起,各省最低工资调整趋于停滞,上调频率下降,增长率降低。一方面,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频率已由原来的至少两年一次,变为至少三年一次,甚至在疫情期间全面停滞。另一方面,最低工资的年均增长率也大幅下降,平均增长率由2013年的约14%左右降到2022年仅有5%左右。此外,最低工资增长率也在2017年后开始低于人均GDP增长率,经济增长成果无法被基层劳动者共享。阅读原文

03
深度与评论

I. 真实故事计划:在沙河服装市场,没有女性主义

在市场里,女性样貌、身材、年龄歧视都非常残酷

近几年在中国互联网上,女性主义的讨论热度高涨,但在线下的真实生活中,女性们在自己的从业环境中有多少选择的空间呢?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聚焦于广州三大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的沙河市场,揭示了女性劳动者在这个市场中的角色。她们试图通过从事服装市场的工作赚钱、实现独立,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容貌审视以及对女性污名与消费无处不在。服装市场的女性劳动者为了生存,却不得不忍受这一切。女性主义从讨论转化为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阅读原文

II. 每日人物:悬浮在马驹桥的日结工们

站在马驹桥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和主流印象截然不同的北京:这里最多的店面之一就是人力资源中介,各类招工广告包括临时工、日结工、小时工、保安、辅警等等。作者跟随在这做了几年中介的陈大富观察并拍摄了马驹桥日结工们的生活。阅读原文

另一篇文章《“日结”的经济账与人的“堕落”》,作者更详细地描述里马驹桥日结工们的生活工作环境,讨论了工作选择中包括劳苦和收入计算在内的现实过程。“工作选择的自由性和频繁性、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劳苦和收入的计算困难、经济收入上的窘迫性,在马驹桥形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循环。”这个循环往复不仅来源于马驹桥,更来源于更大的环境。阅读原文

III. 刺猬公社:直播招工,不待见中年人

快手的“快招工”板块如今也是工友们找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丰富了求职的选项,打破了人际关系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工友们筛选和辨别的门槛劳动力市场中“找工难”和“招工难”的困境也会映射到招工直播间,不少直播间迫于现实工厂需求,无法招聘50岁以上大龄工。看似高效、透明的直播招聘,仍存在着传统蓝领劳动力市场中的诸多弊病。性别歧视、年龄歧视难道已经成为默认以及被许可的前提了吗?阅读原文

IV. 发展,是谁的发展? | 深圳城中村剪影

在深圳的城中村居住五年的作者目睹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者们长期生活在狭小、拥挤且只能满足基本需求的城中村环境中,呼吁政府在改造城中村的同时应该关注这些贡献了血与肉的劳动者,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在享受着现代化大都市的便利与繁华之时,我们是否能够看到这背后的粗粝与另一种真实?能够看见隐匿在华侨城、世界之窗后面的电子厂与服装厂?阅读原文

V. 极昼工作室:双非应届生,困在被毁约的毕业季

这篇文章讲述了多名双非应届生从招聘到被中创新航公司解约的经历。突如其来的解约消息让临近毕业的学生感到绝望,招聘季已过,他们失去了找到稳定工作的机会,原本的希望转瞬间化为泡影。企业的不负责对员工的就业前景造成不确定性,也会对他们的经济和心理状况造成冲击。如何监督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和保护员工都是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阅读原文

VI. 中国劳动趋势:肇庆快递仓库调查报告

作者对广东一家快递物流公司的15位仓库工人进行了访谈,调查了他们的工资收入、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工作量以及劳动管理等具体劳动条件。研究发现,该仓库劳动强度高,令许多工人无法长期坚持、短时间内离职,从而出现临时工常态化的现象。这种用工手段使企业规避了许多法律责任,包括不缴社保费、劳务派遣公司乱扣费等,而且高度流动的临时工群体给企业节省了用工成本阅读原文

VII. 李工:塞尔维亚某轮胎厂的中国工人口述两篇

海外工人的处境往往被忽视和缺乏关注,他们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容易成为雇主剥削的对象。与国内相比,他们在法律保护和维权方面面临更多困难: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不熟悉当地法律使他们难以寻求合法救济。同时,一些雇主利用工人的签证状况来威胁和控制他们。这篇文章介绍了两位工友在塞尔维亚利龙轮胎厂的劳动经历,他们的基本劳动权益受到损害后,不仅维权无门,反被公司领导威胁,“天津能建领导会找人先打你一顿,然后把你关到酒店里,看着你,不允许你出去。”阅读原文

VIII.第一财经:全国近三成村医超60岁,他们为何无法退休

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的“最后一公里”,然而一次次以“三赢”、“双赢”为目的的改革没有改善村医们堪忧的生存和发展处境。这篇文章采访了多地村医、基层管理人员和医改专家,分析了农村医疗的现状和村医队伍所面临的困难。另一方面,尽管乡村医生流失率高,很多老一辈的乡村医生迫于如果退休仅有300元的政府养老补助的困境只能坚守岗位。本文也介绍了部分地区试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值得关注。阅读原文

04
调查与报告

  1. 前程无忧:《北京教培行业招聘行情报告》
  2. 南方财经:《2022年广东企业用工需求调研报告》
  3.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
  4. 脉脉:《2023年春招人才迁徙报告》
  5. 58同城、安居客:《2023年百万房地产经纪人生存报告》
  6. 大爱清尘:《中国尘肺病农民工调查报告(2022)》
  7. 麦可思研究院:《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
  8. 拉勾招聘、用友大易:《2023校园招聘调研报告&备战攻略》
  9. 中物联:《2022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
  10. 58同城:《2023年毕业季调研数据报告》
  11. 后浪研究所:《2022年职场吵架报告》
  12. 58同城、安居客:《2023年毕业生租住报告》
  13. 后浪研究所:《2023年轻人求职报告》

05 工运谈
两次经济危机下工人反抗行动的简单对比

2008年9月由美国金融业蔓延至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中国沿海出口加工区产生巨大影响。

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情形类似,当年受到冲击的制造业企业主们,一方面要求政府暂缓实施各项限制企业的劳动法律,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通过削减福利、降薪、增加罚款、拖欠工资、减招停招、裁员、关停、搬迁等等手段,减少或转嫁经济损失。而这些手段都直接影响到工人的工作和生活。

在当时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工人面对待遇下降等情况的反应相对被动,想保住工作的不得不暂时接受,不愿接受的则选择离职。对一些明显违法的举措,工人也会利用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选择投诉或劳动仲裁等方式表示不满。而面对经济危机下工厂倒闭、破产、迁厂,或老板逃逸,多次谈判或投诉却要不到理想结果的工人,则常用集体堵路、上访等形式,给官方施加压力,以促使事情尽快解决。那时工人堵路甚至“理直气壮”,有被堵在路上的司机骂工人碍事,工人则说“要骂骂政府,他们不发工资,不关我们的事” 。

2014年,东莞最大的裕元鞋厂数千工人发起大罢工,采取堵路方式。

工人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性”行为也经常被暴力镇压。比如2009年广州公安部门举行的反恐演习即以讨薪工人为对象。同年底,深圳市出台了《关于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的通知》,规定了14 种“非正常上访行为”。同时,对于通过堵路的方式罢工的工人,进行抓捕,拘留“带头闹事者”。但同时,官方也相对积极地在劳资之间调解,比如2008年《深圳经济特区欠薪保障条例》,规定了由社保部门向企业征缴“欠薪保障金”,如果有企业倒闭、老板逃逸的情况发生,由政府垫付工人工资,以尽快平息工人集体行动。

由于2008-09年官方对于媒体舆论控制也较为宽松,自媒体也不普遍,彼时工人行动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论个人还是集体行动,往往会倾向于积极联系甚至依赖主流媒体对自身遭遇的报道,以扩大影响,迫使政府主持公道。

可以看到,经过国家数年压制和法制驯化,近年来工人集体抗争的方式,逐渐转向自我克制,尽量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堵马路、静坐、示威、集体上访等方式减少,在厂内的罢工、怠工增多。而官方对于媒体舆论的钳制,主流媒体不再报道罢工等工人集体行动。使得工人越来越多地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声,传播事件,引起舆论关注。

2008年的经济危机,国家通过一系列扩大内需,基建投资等刺激消费、增加就业的措施,使得2009年的GDP又逐季回升,经济发展回暖。再加上,那几年经济发展势头仍猛,资方官方都赚得盆满钵满。因此,整体上工人对于争取到理想结果的预期较为乐观。这也是那个时期工人行动相对更有冲劲的原因——争取不低于甚至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金的例子随处可见。

现在,面对资方转嫁损失的种种行为,工人仍然会以直接的行动回应。但由于数年的经济不振,泛滥的灵活用工让工人失去基本的社会保障,都让工人没有更大信心争取理想的结果。2023年3月,广东清远一家停产多日的玻璃厂,老板走佬,200多工人集结在厂区讨薪,工人的要求只是结清工资,补偿金都成了奢望。而一些企业更是趁机哭穷有钱也不给,东莞高高制衣将生产线逐步转移至国外,2023年1月宣布解散时,竟直接让工人去走法律程序要补偿金,千余工人只好逐个申请劳动仲裁,即便胜诉,也不知最后能否从公司的账户上拿得到补偿。

06
资源推荐

书籍:《我在北京送快递》

这本书不仅讲述快递员的工作,更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人。随着网购、外卖等线上交易的发展,我们看似乎自由,但实际上却是更依赖于社会和他人。电子屏幕将人与人彼此分隔,我们与外卖员、快递员等基层劳动者的情绪难以共通而变得疏离,真实生活中的依赖与依存也被遮蔽。

书中还记录了作者从事漫画家助理、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等其他工作的经历,内容生动且充满思考。作者十多年来的打工经历,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变迁的缩影,值得一读。豆瓣链接

07
法律与维权

判决1:“恶意加班”不给加班费?法院:必须给

北京某酒店管理公司的员工逯某某称他在过去的几年中加班了1200.8小时,要求公司支付他11.6万元的加班费。然而,公司只承认54.5小时的有效加班,认为超过的部分是虚假加班、恶意加班。法院比较了逯某某提交的考勤记录以及公司提交的有效加班或无效加班统计表,认为公司仅以加班时间未得到公司批准为由进行辩护不成立。最终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该员工延时加班工资5.6万元。。阅读原文

判决2:办公电费要员工付?法院支持员工索要赔偿

广东省珠海市的一家科技公司员工陈超,多次被公司从工资中扣除办公用电费。公司辩称:“这是办公经营场所的电费,应由员工分摊。” 相关法律工作者表明,企业无法以任何理由将经营成本、商业风险转嫁给劳动者。员工获取劳动报酬是基于其提供的劳动,而非基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或者盈利状况。法院表示,陈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最终,法院判决该科技公司应支付陈超工资差额291.12元和经济补偿金13442.35元。阅读原文

08
图片故事

新时代的工地警示栏,警示劳动者切勿上访讨薪,要求工人必须跟项目方联系投诉......

很少能见到这么“坦诚”、“透明”的公司了!

09
劳动碎语

陈宇认识的一位同行“凌晨5点就开工,第一单接到去广州东站的,等我起床他都已经赚了90块了”。而这位网约车司机之所以这么拼,也与每月车贷高达5000元有关。“他跟我说,去年租车还有得赚,今年自己买车都感觉赚不到钱。”

来自《网约车饱和了,中年人去哪再就业》

年轻时,你建造大楼,建造城市,你在制造业工作,创造了最火热的东西,年纪大了,你开始进入相对边缘的部门,做保安、保洁,做搬运工、建筑工,甚至做一些杂工,当你年龄再大一点,成为“超龄农民工”,你只能去商场做清洁,扫马路,或者去收废品,最后流向清除芦苇这样的完全临时性的工作,一直向下流动。

来自《超龄农民工,漂向何方》

我一般在听到这些事故之后,晚上就会做噩梦,梦里都是什么地面塌掉了,钢筋往下掉,我也在往下掉,轰隆轰隆我就醒了。醒的一瞬间特别难受,有的时候,甚至半夜起来上厕所,在刚醒的五秒到十秒之内,我分不清刚刚是做梦还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来自《日本工地上的中国女孩儿 | 故事FM》

失业的情况,她没敢同步家人和朋友,人生低谷最怕别人嘘寒问暖。索性独自来星巴克,以避免负面情绪的突然袭击。她同时也在积极找工作,600多份简历都是在星巴克的桌面上投出去的。一开始是财务方向,不敢要求以前的薪资,过万就可以;后面越投越不报希望,新手干的岗位也投。但面试了十几家之后,她至今还没上岗。“很多小公司单休、不交公积金,大公司又没有招聘名额,各方面相对合适一些的,又有很多嫌我未婚未育。”

来自最近的星巴克,挤满了失业的中年人


本期小报周期(2023/05/23- 2023/06/20)

撰稿:非洲大蜗牛、星星儿、向日葵

校对:森林吐

编辑:非洲大蜗牛

在最后

以上是第23期工劳小报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我们关注中国基层劳动者的处境与权益。欢迎透过Telegram机器人投稿或推荐内容。也欢迎你关注我们的Twitter账号TG频道